免费咨询热线:
 我 帮 您
13701227816
诚信·严谨·专业·包容
追循于法律的引领,忠实于职业的道德
Follow the lead of the law,
faithful to the morality of a job
CALL US !  13701227816
▶当前位置:

典型案例

Typical Case

合同未生效与无效的区别
来源:北京清算律师网 | 作者:张学增律师 | 发布时间: 2017-06-22 | 31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律师实务中区分合同无效和合同未生效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定:

 
   
一、认定的前提

 
   
认定合同未生效的前提是合同已经依法成立,其效力是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发生。例如,约定的合同生效条件尚未成就或者依法经过批准才能生效的合同未经批准。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观情况变化致使有义务报批的一方故意不去报批,或者审批机关基于某种事实暂不予以批准。而无效合同不存在已合法成立的前提,自签订时起就因合同主体或者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二、条款的效力

 
   
合同被认定未生效后,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将来有可能生效,也有可能不生效。认定时合同实体条款虽然不发生效力,但并不因此影响合同的报批条款的效力。合同被确认无效后,除解决争议的程序性条款有效外,合同的其他条款自始无效,缔约双方回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三、适用条件

 
   
认定合同未生效的条件是,合同主体适格,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法定无效的情形。只是由于设定的合同生效条件尚未成就,或者依法该登记而未登记,导致合同未生效。


   认定合同无效的条件是合同主体或者内容本身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

   首先是缔约一方或者双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包括缔约方未取得特许行业资质而签订合同,比如未取得建筑资质承包人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

   其次是因为内容违法而认定无效的合同。

   包括: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当事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无处分权的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四、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被认定未生效后,客观上没有继续履行的条件,合同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只因合同未办理报批手续而未生效的,此时可以责令:1、有合同报批义务的一方履行报批义务,促使合同生效,贯彻合同法关于尽量使合同有效的立法精神;2、依照合同条款,违约方承担违反合同报批条款的责任,充分体现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如果当事人未请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则还可以另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法院可以法判令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产和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罚款、拘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