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我 帮 您
13701227816
诚信·严谨·专业·包容
追循于法律的引领,忠实于职业的道德
Follow the lead of the law,
faithful to the morality of a job
CALL US !  13701227816
▶当前位置:

典型案例

Typical Case

当事人关于签字并盖章的约定的法律效力
来源:北京清算律师网 | 作者:张学增律师 | 发布时间: 2017-06-25 | 19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采用书面订立合同的,只要具备签字、盖章中的一个要件合同即成立,并不要求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但在律师实务中,常常会出现当事人约定签字并盖章两个要件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对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法律是认可的。

 
   
在当事人有关于签字和盖章生效的约定,但其签订的合同未同时具备签字和盖章两个要件时,能否当然认定合同未成立、未生效呢?

 
   
对于这一问题,应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整体解释来认定其真实意思表示。如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六份展期贷款合同,每一份合同均约定,本合同自当事人双方签字并盖章之日起成立并生效。但其中有两份协议不符合约定,一份写明展期日期为2005121日的合同上加盖的是甲公司2006年以后开始才使用的公章;另一份只有甲公司的公章但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

 
   
对于这两份合同是否成立的认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否违反法律

 
   
法定合同成立要件只要具备签字或者盖章的一个因素即可,因此上述合同具备了法定最低要件。

 
   
二、是否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只要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不持异议,尽管合同不符合当事人约定的成立要件,这种形式上的瑕疵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因此,在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应以当事人自治原则为准,认定合同已经依法成立并生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