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案件
Law Case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典型案例
Typical Case
《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采用书面订立合同的,只要具备签字、盖章中的一个要件合同即成立,并不要求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但在律师实务中,常常会出现当事人约定签字并盖章两个要件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对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法律是认可的。
在当事人有关于签字和盖章生效的约定,但其签订的合同未同时具备签字和盖章两个要件时,能否当然认定合同未成立、未生效呢?
对于这一问题,应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整体解释来认定其真实意思表示。如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六份展期贷款合同,每一份合同均约定,本合同自当事人双方签字并盖章之日起成立并生效。但其中有两份协议不符合约定,一份写明展期日期为2005年12月1日的合同上加盖的是甲公司2006年以后开始才使用的公章;另一份只有甲公司的公章但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
对于这两份合同是否成立的认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否违反法律
法定合同成立要件只要具备签字或者盖章的一个因素即可,因此上述合同具备了法定最低要件。
二、是否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只要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不持异议,尽管合同不符合当事人约定的成立要件,这种形式上的瑕疵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