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我 帮 您
13701227816
诚信·严谨·专业·包容
追循于法律的引领,忠实于职业的道德
Follow the lead of the law,
faithful to the morality of a job
CALL US !  13701227816
▶当前位置:

典型案例

Typical Case

劳动者要求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
来源:北京清算律师网 | 作者:张学增律师 | 发布时间: 2017-04-10 | 5213 次浏览 | 分享到:


   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授权而代签劳动合同时,可以视为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由于二倍工资不同于普通劳动报酬,具有特殊性,劳动者应注意其主张的时效。

 
   
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性质是,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中的一倍不是基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而是基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中的一倍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惩罚性赔偿金,而且仅是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是工资标准。

 
   
鉴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劳动者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中的一倍就不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关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仲裁时效特别规定。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责任可视为同一合同项下约定的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定期给付之债,,仲裁时效期间从最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中的一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自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算。

 
   
劳动关系双方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并以确定的工资数额作为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

   如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仍无法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数额的,可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确定。如月工资未明确各构成项目的,由用人单位对工资构成项目进行举证,用人单位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确定。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转载请注明出处